無人駕駛收獲機正在田間收獲小麥。
無人駕駛收獲機來回作業,運糧車在田邊等待卸糧,成熟的小麥轉眼來到卡車車廂……5月16日,四川省首個“無人農場”喜獲豐收,小麥收割的一系列無人化操作,讓現場參觀人員直呼“大開眼界”。當天,這個代表智慧農業的新事物迎來多方關注,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帶領的團隊也趕到現場進行指導。
無人農場,即在人工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通過對農場設施、裝備、機械等遠程控制,或通過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自主作業,完成所有農場生產、管理任務的一種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無人化生產作業模式。
四川省首個無人農場,全稱四川“五良”融合無人農場(大邑)示范基地,有個前綴“五良”融合,即把“良田、良機、良種、良法、良制”的實施融入到了智慧農場的打造中。該項目位于大邑縣安仁鎮新華社區,目前面積300畝,實行小麥、水稻輪作,由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牽頭實施,依托羅錫文院士團隊技術支撐。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田間道路改造,農業機械機庫設計、修建,以及拖拉機、收獲機、運糧車、插秧機、植保機和直播機等機械的無人化作業技術升級改造。
當天上午,現場工作人員按下遙控器上的啟動鍵,一臺無人駕駛收獲機就沿著規劃好的路徑開進了無人農場的麥田,并自主收割小麥。另一臺無人駕駛運糧車隨后開到田邊,等待收獲機的“命令”。當無人駕駛收獲機滿倉時,自動發送卸糧命令給無人駕駛運糧車,運糧車根據無人收獲機作業路線和卸糧筒長度,智能規劃自身行走路線,并通過轉向和油門準確控制與收獲機的相對位置,確保無人收獲機可將糧準確卸至運糧車中,運糧車糧倉滿后,便自動行駛到卡車邊并準確將糧卸至車廂中。
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教授王霜介紹,無人農場的每臺農機上都安裝了無人駕駛系統,利用北斗衛星定位和互聯網數據傳輸,實現農機定位和跟蹤規劃好的路線自動作業。
“太神奇了!科技的力量真是強。”現場看到無人駕駛收獲機的高效作業,當地村民驚嘆道。
“無人農場的建設,一方面,耕種管收全過程的少人化和無人化,不僅有助于節約人力成本,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輕技術人才從事農業生產,培育新型農民。另一方面,通過智慧農業系統為農作物管護提供數據支持,能夠指導調控農作物生長環境,使其更好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羅錫文站在田邊,一邊忙于指導操作,一邊為現場人員介紹無人農場的優勢,他說,全程機械化也能起到提高生產、作業效率,促進增收減損的效果。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處處長楊建國表示,依托省農業農村廳“五良”融合宜機化改造項目和羅錫文院士專家團隊,四川省首個無人農場示范園區實現稻麥兩種作物耕種管收四個主要環節農機無人化自動作業,將有力地推進四川農業裝備向無人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為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提供裝備支撐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