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在2022世界5G大會上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5G技術正處于大規模落地普及時期,其與農業的有效結合,將對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產生深遠影響,會讓農業‘更智慧’、讓農村‘更便捷’。”
作為本屆大會“5G與數字農業農村論壇”主席,趙春江表示,本次論壇將聚焦5個方面:一是5G應用場景;二是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大數據建設體系與智能決策;三是農機高速行駛下的智能控制;四是智能化農機裝備調度管理;五是5G網絡與農業無人農場。
從“跟著感覺走”變為“數據說了算”
“目前我國農業數字化技術發展很快,在農業遙感、農機導航等方面與發達國家處于‘并跑’的狀態。”趙春江說,以4G/5G通信為核心的信息化監測技術在農機作業上的成功實踐,將大規模農機作業監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開啟了農業機械化智慧監管應用的新篇章。
據了解,趙春江團隊綜合運用4G/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開展了農機全程機械化作業數字化監管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發了農機作業數字化監管系統,可實現農機深松、翻地、平地、旋耕、播種、插秧、施肥、噴藥、收獲、秸稈還田、打捆等全程作業實時位置監控、軌跡回放、作業量統計、作業質量分析、作業重漏區域檢測、跨區作業監測、作業補貼核算等。
該系統已在全國26個省市、629個縣區、4990個合作社、314個國有農場開展了規模化應用,農機作業監管終端安裝超過20萬套,服務作業面積2億畝,監控農機作業地塊數量1600萬個,獲取作業照片數量1.3億張,累計總數據量達70TB,總記錄數達到590億條。
“這項技術讓農機手體會到了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從以前的‘跟著感覺走’逐漸變為現在的‘數據說了算’,能夠指導農機手進行高質量的作業,讓作業效率提高20%以上,從而可以讓農機手更專心干活,干得活多了,收入也就增加了。”趙春江說,“該技術也給各級農機管理部門的日常管理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實現了監測精準化、核算精細化、管理數字化,大大減少了管理部門的人力物力投入,讓工作效率提升了2—3倍以上。”
筑牢“大糧倉”,做好糧食安全“壓艙石”
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革帶來了深遠影響。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黑龍江省耕地資源豐富,黑土地肥力高,土地集中連片,規模化程度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發展智慧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黑龍江數字農業如何高質量發展?趙春江提出6點建議。
首先,以“筑牢中華大糧倉,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好黑土地保護和中國糧食安全壓艙石”為目標,加強農村地區5G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信息采集和黑土地保護利用監測體系,構建黑龍江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為實現農業農村數字化奠定基礎。
其次,加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農業應用,圍繞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主要環節建立模型算法,提升算力和智能決策水平,建設農業智慧大腦。
第三,加強自主高端農機裝備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力爭3年—5年內實現國外高端農機裝備的全替代,全部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第四,面向生產經營主體,建設數字化社會服務體系,創新發展互聯網+農業服務業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互聯網+農機服務”“互聯網+農技推廣”“互聯網+農資供應”等數字化生產服務業。
第五,加強數字鄉村建設,構建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字化鄉村治理體系。
第六,圍繞水稻、大豆、玉米和養殖業,建設智慧農業試點,集成應用新技術新裝備,發展新模式,提升農業產能和資源利用效率,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建設,促進鄉村三產融合,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能力。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