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意見,部署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年內每市至少選擇1個項目開展創建,探索新的建設模式。
耕地是糧食安全的兩個要害問題之一。多年來我省大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已累計建成4950萬畝。在此基礎上,我省出臺意見謀劃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可以看作是這一項目的“升級版”。
“一直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圍繞基礎設施改造完善。而示范區在此基礎上,更多考慮生產關系層面的優化,將更多現代農業的發展的資源要素納入,讓高標準農田建設更好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表示。
意見提出,要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統籌涉農資金,聚集資源要素,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打造一批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根據該意見,今年全省每市至少選擇1個項目,2022年每個縣(市、區)至少選擇1個項目,統籌整合相關資源,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探索實踐。原則上,位于平原地區的示范區面積不低于5000畝、丘陵地區的不低于3000畝、山區地區的不低于1000畝。意見要求,從2023年開始,各縣(市、區)新建和改造提升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原則上都要對標示范區建設要求,拉升標桿、提升標準。“要通過3到5年努力,在全省建成一批生產規模化、作業機械化、服務社會化、經營市場化、管理數字化的農業現代化先行區。”盧仕仁介紹。
意見提出,在創建中要堅持以農為本,突出糧食生產,促進產業融合;堅持規劃統領,整合資源,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科技引領,綠色發展,加強農業遙感、大數據、物聯網應用,持續提升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水平;堅持因地制宜,示范帶動。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范圍內實施,探索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圍繞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拓展建設內容。
創建示范區,主要建設任務有哪些?意見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強調要認真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要求,圍繞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豐富拓展建設內涵,提高建設標準。
示范創建,首先要探索服務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田承載功能等。
根據意見要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原有投入標準基礎上,鼓勵通過縣域內加大統籌集中部分農田建設財政資金及其他涉農項目資金,提高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標準質量,為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夯實基礎。在示范區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示范區農產品開展加工、倉儲及電商等,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樹立全域建設理念,統籌農田建設、人居環境、美麗鄉村等項目資金,推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與人居環境改善、田園綜合體建設等相結合,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美麗田園。
其次,要助力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包括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強化耕地質量建設、加強數字農業應用等。
對此,意見明確要逐步提升農田宜機化,加強示范區農機裝備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高示范區農機裝備水平和機械化作業水平。堅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數量增加與耕地質量提升“雙輪驅動”,提升示范區綠色化生產水平。順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新形勢,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新興技術在示范區布局應用。
再次,要助力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包括推進規模經營、支持主體發展、健全服務體系等。
對此,意見提出要根據示范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引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加強示范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各類合作組織采取多種形式,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融資。
三分部署,七分落實。對示范區建設規劃的落地,意見提出了多項保障措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盧仕仁表示,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是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件精神的實踐行動,是促進鄉村振興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是提升農田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績效的重大舉措。“我們要求各地提升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特別是必須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盧仕仁說。
對示范區建設的投入,意見一方面要求加強資源整合,另一方面要求探索建立多元的投入機制。各地要按現行政策要求,積極爭取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比例,推動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券,探索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用于農田建設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融資。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內部資金資源整合,統籌力量支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不斷提升示范區建設質量和效益。
對示范區建設質量,意見提出要加強管理考核。要全面落實國家、省關于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部署要求,堅決杜絕借機違規建設大棚房等問題。按照國家、省農田建設政策制度規定,加強項目和資金使用管理。“我省將把各市、縣(市、區)推進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工作納入高標準農田評價激勵范圍,建立示范區建設調度和定期通報制度,確保示范區建設有序有效推進。”盧仕仁表示。(記者 史力)
來源: 安徽日報
耕地是糧食安全的兩個要害問題之一。多年來我省大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已累計建成4950萬畝。在此基礎上,我省出臺意見謀劃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可以看作是這一項目的“升級版”。
“一直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圍繞基礎設施改造完善。而示范區在此基礎上,更多考慮生產關系層面的優化,將更多現代農業的發展的資源要素納入,讓高標準農田建設更好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表示。
意見提出,要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統籌涉農資金,聚集資源要素,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打造一批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根據該意見,今年全省每市至少選擇1個項目,2022年每個縣(市、區)至少選擇1個項目,統籌整合相關資源,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探索實踐。原則上,位于平原地區的示范區面積不低于5000畝、丘陵地區的不低于3000畝、山區地區的不低于1000畝。意見要求,從2023年開始,各縣(市、區)新建和改造提升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原則上都要對標示范區建設要求,拉升標桿、提升標準。“要通過3到5年努力,在全省建成一批生產規模化、作業機械化、服務社會化、經營市場化、管理數字化的農業現代化先行區。”盧仕仁介紹。
意見提出,在創建中要堅持以農為本,突出糧食生產,促進產業融合;堅持規劃統領,整合資源,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科技引領,綠色發展,加強農業遙感、大數據、物聯網應用,持續提升農業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水平;堅持因地制宜,示范帶動。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范圍內實施,探索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圍繞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拓展建設內容。
創建示范區,主要建設任務有哪些?意見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強調要認真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要求,圍繞提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豐富拓展建設內涵,提高建設標準。
示范創建,首先要探索服務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田承載功能等。
根據意見要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原有投入標準基礎上,鼓勵通過縣域內加大統籌集中部分農田建設財政資金及其他涉農項目資金,提高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標準質量,為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夯實基礎。在示范區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示范區農產品開展加工、倉儲及電商等,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樹立全域建設理念,統籌農田建設、人居環境、美麗鄉村等項目資金,推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與人居環境改善、田園綜合體建設等相結合,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美麗田園。
其次,要助力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包括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強化耕地質量建設、加強數字農業應用等。
對此,意見明確要逐步提升農田宜機化,加強示范區農機裝備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高示范區農機裝備水平和機械化作業水平。堅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數量增加與耕地質量提升“雙輪驅動”,提升示范區綠色化生產水平。順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新形勢,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新興技術在示范區布局應用。
再次,要助力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包括推進規模經營、支持主體發展、健全服務體系等。
對此,意見提出要根據示范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引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加強示范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各類合作組織采取多種形式,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融資。
三分部署,七分落實。對示范區建設規劃的落地,意見提出了多項保障措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盧仕仁表示,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是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件精神的實踐行動,是促進鄉村振興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是提升農田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績效的重大舉措。“我們要求各地提升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特別是必須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盧仕仁說。
對示范區建設的投入,意見一方面要求加強資源整合,另一方面要求探索建立多元的投入機制。各地要按現行政策要求,積極爭取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比例,推動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券,探索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用于農田建設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融資。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內部資金資源整合,統籌力量支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不斷提升示范區建設質量和效益。
對示范區建設質量,意見提出要加強管理考核。要全面落實國家、省關于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部署要求,堅決杜絕借機違規建設大棚房等問題。按照國家、省農田建設政策制度規定,加強項目和資金使用管理。“我省將把各市、縣(市、區)推進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工作納入高標準農田評價激勵范圍,建立示范區建設調度和定期通報制度,確保示范區建設有序有效推進。”盧仕仁表示。(記者 史力)
來源: 安徽日報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daljy.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