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3月“農林22條措施”頒布以來,四川成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簡稱“新津臺創園”)積極響應,努力將政策落到實處,走上了一條頗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作為四川省第一個臺創園,新津臺創園始終堅持“立足成都、輻射川渝、西部一流”發展定位,致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高地、川臺合作示范基地、兩岸創業創新福地”。目前園區內已聚集了以翔生有機生態農場、蕃薯藤TINA莊園為代表的臺資企業15家,投資總規模達12億余元。
新津臺創園的發展側重“多管齊下”——不僅大力幫扶農業企業運營,還非常看重農業人才的培養與儲備,著力為兩岸鄉村振興事業積蓄人才力量。臺商代表徐進發開設的是一家農業發展戰略咨詢公司,“別人在做實體農業,而我們是專家顧問團隊,協助農企提升技術,為農企解決問題。”在他看來,“農林22條措施”并不是某一條“一枝獨秀”,而是在全面性地幫扶臺農臺企,進而助推兩岸鄉村振興工作。
“農林22條措施”中第11項提到“支持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參與重型農機、漁業裝備、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的研發創新、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為了借力政策,徐進發的團隊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劃。目前,其團隊對新津獼猴桃產業進行了農業資源整合,將個體小農戶團結起來,建立起共有品牌,不僅將品牌做大、做扎實,還推出整合營銷和共同采購等方案,降低成本,以求收益最大化。
農企的發展不僅需要徐進發這樣的專業人才團隊提供咨詢輔導,更離不開臺創園的大力扶植。在臺灣專家、咨詢團隊和新津臺創園的多方努力之下,園區企業在食品、餐飲、文創產品上研發創新,已打造成“梨花季”“蕃薯藤”和“翔生有機食品”等品牌。徐進發展望道:“農業產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展起來的,重要的是大家團結一心,讓兩岸優勢互補,抱團發展起來。”在“農林22條措施”的指引下,新津臺創園引導臺企和臺灣專家對口幫扶小金縣,鞏固拓展當地脫貧攻堅成果,讓小金蘋果、玫瑰等生態產業走上高質高效發展道路,讓邛崍夾關茶和魚頭火鍋等產業做優做強。
園區內的其他企業也在以不同方式加大人才儲備力度。一位農企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牽頭申辦的研學基地受到了政府和臺創園的大力支持。研學基地的建立為企業和學校的對接合作提供了優質平臺。學生在課余時間來到這里,可以直觀了解到書本上學不到的農業知識,近距離感受農業的魅力。無論是對企業發展還是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甚至對于未來職業的選擇都大有益處。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見習記者 姚雯祎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